第三代战争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亦即列宁所说的帝国主义形成时期。此时,快速和远距离射击的自动火器、火箭和能快速机动的坦克、飞机、战舰以及各种现代化运输工具大量装备部队,扩大了军队的交战距离、规模和军事行动范围。大兵团、远距离、高速机动、陆海空协同和空前规模的破坏力、残酷性是其主要特点。两次世界大战均属于第三代战争范畴,而美西战争、日俄战争则是第三代战争的雏形。
第四代战争是以战略威慑为主的核战争。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展示了第四代战争毁灭一切、分不出胜利与失败的破坏力量。正是第四代战争毁灭一切、玉石俱焚的恐怖后果,促成人类进入了历时半个世纪的冷战时代。本书所记述的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等虽然都未使用核武器,但核武器的影响无处不在给这些战争打上了核时代的印记,并使决策者不得不时刻记住其决策将对核武器投入战争产生什么样的刺激。因此,这类战争就具有了第四代战争的特征。
冷战结束后,第五代战争进入了战略家们的视野。在第五代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不再是庞大的陆、海、空军,不再是黑压压的坦克群、机群和望不见尽头的舰队和巨型战舰,也不再是毁灭一切的狂轰滥炸或核武器,而是从不同作战平台远距离发射的常规高精确度、大杀伤力的突击武器或防御武器、新物理原理武器以及信息武器,等等。在战争中拥有技术优势的一方,可以对敌手进行“超视距”攻击,甚至能在已方“零伤亡”的情况下战胜对手。本书中记述的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就是第五代战争的雏形,其过程初步展示了第五代战争的基本形态与基本特征。